Siri战略转向:苹果AI布局的十字路口
日期:2025-07-07 22:31:49 / 人气:24
苹果正站在Siri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考虑引入Anthropic或OpenAI的大语言模型来测试新版Siri,这一决策背后反映出苹果在AI领域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战略抉择。

一、Siri战略转向:引入第三方模型的考量
苹果考虑引入Anthropic或OpenAI的大语言模型用于新版Siri测试,并要求配合其私有云基础设施适配。若合作落地,苹果有望在明年让Siri能力追上Android阵营AI助手,摆脱“AI落后者”标签。但目前评估处于早期,未作最终决定,内部仍在推进自研的“LLM Siri”项目。
此前,Vision Pro头显操盘手Mike Rockwell转岗负责Siri开发,原Siri负责人John Giannandrea随着Apple智能反响平平逐渐淡出权力中心。Rockwell接手后评估多种技术路线,认为Anthropic技术最符合需求,苹果企业发展副总裁已与其展开初步谈判。不过,Anthropic报价高昂,授权协议每年递增,总金额可能达数十亿美元,这与苹果成本控制逻辑冲突,苹果准备了Plan B,OpenAI成为更“灵活”的备选。
苹果明确要求模型在自家平台运行,定制Claude和ChatGPT特供版本部署到Apple Private Cloud Compute私有云,以保障用户隐私。虽曾尝试将部分AI功能本地化运行,但设备端模型性能有限,复杂任务仍依赖云端算力。苹果内部强调暂不放弃自研模型在本地功能和开发者工具中的主导地位,但基础模型团队工程师担忧Siri底层切换外部模型后,“去自研化”可能蔓延至其他产品线。
二、自研团队困境:人才流失与士气低落
苹果自研基础模型团队面临诸多问题。团队仅有100人,由前Google工程师Ruoming Pang领导,曾被视为苹果AI转型的“发动机”,但近期存在感降低。Meta向顶级AI工程师抛出年薪1000万美元橄榄枝,苹果薪资远低于市场价,导致不少顶尖员工离职,甚至传出MLX团队集体出走念头。负责大语言模型研究的资深工程师Tom Gunter宣布离职,在基础模型团队内部引发震荡。
团队目前处于高度不确定和方向模糊状态。虽获批数十亿美元预算用于2026年运行自研云端模型,但后续安排空白。此前宣布的Xcode编码助手项目Swift Assist被叫停,新版Xcode将引入ChatGPT和Claude供开发者调用,这进一步影响了自研团队的士气。
三、Siri掉队原因:战略分歧与架构问题
Siri的掉队并非一蹴而就。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曾列举苹果AI战略失误的几个主要原因。高管团队战略分歧明显,软件负责人Craig Federighi将AI视为附属功能,投入不足,外部引入的AI高管Giannandrea难以融入管理层,改革受阻。苹果严格的隐私政策和爬虫限制制约了AI的数据积累。组织结构分散,Siri、机器学习研究、测试等职能分属不同团队,造成资源浪费。Siri系统架构老旧,底层代码与新型AI功能整合困难,超前营销导致频繁跳票。
2018年,Giannandrea从Google跳槽到苹果,试图重构Siri,撤换原有负责人,砍掉很少使用的功能,对汽车项目持怀疑态度并取消项目。但他的改革举步维艰,Federighi不愿为AI大幅投资,其他领导层也较为保守,认为必须一开始明确产品形态。今年3月,新版Siri推迟发布,广告也从YouTube和主要电视网络撤下。曾负责Siri的高级总监Robby Walker用比喻形容Siri团队的处境,称虽有进展但问题严重,功能不稳定,Bug频出。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架构。苹果将Siri架构一分为二,老代码支持原有功能,新代码支持需调用个人数据的AI功能,这种“拼接”做法导致集成时问题频出,延期严重。
四、未来抉择:自研与合作的艰难平衡
苹果正面临艰难抉择。继续自研意味着顶着进展缓慢的压力,在技术上“硬碰硬”博翻盘机会;接入第三方外部模型虽短期内可能让Siri“变聪明”,但会撕裂苹果坚持多年的闭环战略,造成团队人心不稳。三星将功能统一打包为“Galaxy AI”,其中许多基于Google Gemini;Anthropic为亚马逊新版Alexa+提供技术支持。苹果也曾考虑收购Perplexity加强AI布局,还接触过相关AI初创公司。
在这两条道路之间,任何拖延都可能让苹果在AI赛道上错失更大先机。苹果必须尽快做出决策,以实现AI转型的目标,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作者:富途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罗伯特·帕丁森疑似进组《沙丘3》...07-31
- 倪萍直播间爆猛料,再提当年点破...07-31
- 《无相之城》:套路化古装探案剧...07-31
- 《凡人修仙传》:杨洋演绎下的 “...07-31